内容详情
2017年02月20日
姜堰抗倭英雄王天锡
本文字数:2357
★黄稳成
杭家铺上西风烈,
倭子坟头篙草衰。
这是清朝咸丰年间姜堰东郊杭家铺的一位姓戴的秀才,于隆冬季节在杭家铺送别来访友人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里的句子。
杭家铺位于姜堰和白米两个古镇之间的古运盐河畔,是古代的一个驿站所在地。杭家铺的河边有一座高两三丈、方圆八九丈的大土堆,就是诗里所写的“倭子坟”,当地人称为“小烟墩”。神秘的“倭子坟”里藏着姜堰抗倭英雄王天锡抗倭的故事,明嘉靖年间编纂的《嘉靖时事》里有比较具体的记载。这段记载已编入《姜堰乡土志》。史志对王天锡抗倭的事迹是这样叙述的:“王公天锡出家财,练乡兵,以捍卫桑梓。倭不能逞,民赖以安然。”史志还描写了王天锡率领乡兵一举全歼入侵倭寇的过程:“是役也,乡兵奋力与倭决死战,倭之死者无数,血流尸横,野草为赤。土人取积于一处,加土封之,以为鲸观。今其遗冢在烟墩汪上,俗名倭子坟。”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农民平田整地时,从大坟里挖出来的尸骨堆在地上有一人多高,尸骨里还发现生锈的弯刀。
挖掘的发现和当地文人的诗文记述可以印证这段消失的历史。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更是把这段姜堰人民英勇抗倭的历史,再现在人们的面前。
王天锡生于明嘉靖年间,出身于姜堰名门望族的王家,是明代创立泰州学派的大儒王艮、王栋的族人,世居姜堰,幼时好武,常与刀剑为伴。他秉性刚烈,嫉恶如仇,面对歹徒,必惩之而后快。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举侵犯我国沿海地区,所到之处烧杀奸掠无恶不作。姜堰地区深受其害,许多乡民都起来护庄保民,与倭寇作殊死的抗争。下河地区的神潼关一带,抗倭英雄侯必大率官兵乡民多次歼灭倭匪。在一次抗击来犯倭寇时,姜堰地区有五个年轻少女自告奋勇地组织起来,后来她们不幸落入魔掌。倭寇欲对五女非礼时,五女为了保持贞操,用嘴咬,用手抓,用针戳,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演出了一场抗倭的悲壮史剧。后来,人们把五女合葬于姜堰陈家埭东场的一个大坟(即后来人们所称之“五女坟”),至今一些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在外地做事的王天锡,听到家乡的姐妹们惨死的消息后,禁不住怒火焚胸。他想,自己空有一身武艺,不能捍卫家乡,不能保护亲人,有何面目与家乡父老相见啊!倭寇一天不除,家乡就一天得不到安宁,百姓就一天过不上太平日子。他下定决心,不灭倭寇誓不为人。回到姜堰后,他立即召集族人商量,打算招募、训练乡兵抗击倭寇。为筹集军需费用,有人提出按户摊派。王天锡连忙摇手,他认为近年来天灾兵祸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怎么忍心再加重百姓的负担呢?他毅然决定,变卖自己的田地,拿出所有的家财作军费。决定作出以后,王天锡就夜以继日地练兵抗倭。
后来,抗倭名将戚继光指派手下将领唐顺之到苏北巡视,部署抗倭事宜。唐顺之在姜堰会见了王天锡,两位抗倭英雄相见恨晚,促膝长谈。唐顺之仔细分析了姜堰的抗倭形势,帮助王天锡制定了攻防策略。建议将散居的老百姓集中居住在有防敌墙的土堡内,同时搞好敌情的通风报信工作,还要发动广大乡民参战,重点做好姜堰东、北两面的防守。王天锡采纳了唐顺之的意见,在姜堰东部修建了曹堡庄、吴堡庄,在姜堰北郊修建了前堡庄、后堡庄,将散居的老百姓迁进庄内。这些措施有力地阻止了倭寇对普通老百姓的伤害。
一天探马急报:隐藏于东海的一批倭寇,分乘木船,沿古运盐河西行,晚上可能到达姜堰地区。王天锡火速进行部署。在姜堰东郊设伏,并动员附近的乡民支援。入夜,倭寇从姜堰东郊的马沟登陆,侵犯被称为最富裕的“金曹堡”,谁知被曹堡高墙挡住,加上被曹堡乡民用火攻,只好转头西犯。倭寇进入杭家铺、武家庄地界时,正好落入王天锡布置的伏击圈里。顿时一声炮响,鼓声骤起,伏兵从高粱地里冲出。王天锡一马当先,跃入敌群,刀枪齐举,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漏网的倭寇,又被四面八方赶来的乡民用锄头、钉耙和铁叉打死。这一仗全歼了一百多个来犯的倭寇。第二天,当地乡民把倭尸合葬于杭家铺河边上的一个已干涸的汪塘里,积土为坟,后人称之为“倭子坟”。
倭寇在姜堰地区遭到重挫后又进行了几次报复性的反扑,每次都遭到王天锡率领的乡兵迎头痛击而惨败,但是他们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想除掉王天锡。史志里这样写道:“自是倭衔天锡甚,诱之至海,海上害之,尸竟未归,家人取其衣冠以营葬焉。”
传说,倭寇遭到毁灭性打击以后,对王天锡恨之入骨,武力反扑又不能得逞,只好使用阴谋诡计害死王天锡。
一天,倭寇头领遣使传言,请王天锡到海滨谈判,双方罢战,互不侵扰。有个手下人说,倭寇狗肺狼心,不可轻信。王天锡认为,倭寇大势已去,元气大伤,不敢行奸使诈,我们不去谈判,彼方还以为我们胆小怕事,这样有损大明国威。我个人性命事小,皇天国土事大,我不能因小失大。王天锡作了一番部署后,挑选了十多个随从与倭使乘马来到海滨。倭头设宴招待王天锡,双方签订了交好协议。当夜王天锡与随从在一条船上就寝。为防止不测,随从轮流设岗监视。谁知奸诈狡猾的倭,在这条船上喷洒了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药水,将王天锡一行全部毒死,抛尸海中,驾船逃离。
按约定的时间,王天锡一行未能返回,前来接应的乡兵直扑海滨察看,可是迎接他们的是海风的呜咽,波涛的怒吼。一代抗倭英雄中了敌人的奸计,命丧敌手。王天锡的疏忽大意给人们留下了千古遗恨。
为了祭奠英雄,缅怀忠魂,王家人和王天锡的手下,含泪在姜堰西郊为王天锡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的衣冠冢。周围砌了围墙,墓园里广栽青松翠柏。雕刻了墓碑,设立了石桌、石人、石马,环境布置得庄严、肃穆、幽静。建墓后,常年香火不断,显示了老百姓对这位抗倭英雄的无限崇敬。遗憾的是这座英雄的墓园在清末被毁,不少百岁以上的老人都见过这座墓园。如今一切遗迹荡然无存,姜堰西郊只留下“天锡墓园”的地名。
三水依旧,天目永存。英雄的衣冠冢虽然消失了,英雄保家卫民的光辉形象,毁家纡难的抗倭决心,舍身赴敌的无畏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姜堰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