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11月07日

做人先做事 万事勤为先

——记姜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仲伯成

本文字数:966

本报记者 范前锋

 

图为仲伯成整理授信客户档案 范前锋 摄

 

今年53岁的仲伯成已在姜堰农村商业银行工作35年,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尽心尽责,甘于奉献,成长为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作为一名有25年党龄的党员,他时刻以“做人先做事,万事勤为先”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07年,仲伯成和同事走访中小企业时发现,许多业主有融资需求,但由于对银行融资流程不熟悉,加上双方缺少沟通,大多采取民间借贷进行融资,企业负担重、风险高。

根据这一情况,仲伯成和同事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走访全区5400多家中小企业,充分了解他们的生产发展情况及资金需求,通过论证设计、制度修订、试点完善和组织推广,当年在全国率先推出“阳光信贷”服务模式。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次授信、额度控制、随用随贷”。

扬州人陈文峰在沈高镇开办了养殖场,从事鸡蛋出售。2012年,陈文峰准备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可由于是外地人面临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仲伯成通过当地客户经理得知此事后,主动上门,实地考察,通过“阳光信贷”为陈文峰办理了200万元的贷款额度,3年后提升至300万元。陈文峰的养殖场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存栏2万只蛋鸡,拥有固定客源。他多次上台与人们分享“阳光信贷”助他成功的故事。

同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先后对“阳光信贷”服务模式专题报道,姜堰农村商业银行被银监会表彰为“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推广应用“阳光信贷”服务模式。

截至今年7月,“阳光信贷”已累计授信12820户,余额达56.8亿元。

2013年,我区被列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试验区,同时被国务院确定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市(区)。仲伯成和同事顺应农村生产经营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与政府、金融等多方合力,积极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对接,对以流转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的提供发展资金,弥补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成立之初缴纳土地承包费、购置大型农机具与烘干设备、修建基础设施等资金缺口,并通过走访对全区1654家家庭农场建档建案;同时重点扶持一批有资金需求、运作规范、信用意识强的家庭农场,通过“阳光信贷”对其授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行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余额已达1.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仲伯成说,爱岗是职责,敬业是本分,奉献是追求。他将始终用心把握、用心谋划、用心落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为党旗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