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1月22日
绿色环保让“生态姜堰”成为金色名片
本报记者 陈燕华
本文字数:1300
淤溪镇武庄村的养殖户吴某在自家房屋周围养了20多头猪,由于地处村民集中居住地,气味、养殖粪便等影响周围群众正常生活。村“两个委员”周到调处,帮助老吴在村外荒地找了一块地方、购买废旧砖瓦搭建猪舍,将猪舍搬离居民区,妥善处理了因小规模养殖引起的纠纷。
截至发稿,我区各村“两个委员”已牵头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1000多场次,源头化解各类轻微环保纠纷48起,及时发现、联合环保执法人员查处20余例环境违法行为。
全面推广“两个委员”工作以来,6个村建成国家级生态村,31个村建成省级生态村,8个村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个村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62个村全部建成市级生态村。《人民日报》3次专题报道,并配发了近2000字专题评论,《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重点推介。市长史立军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我区“两个委员”经验做法并在全市推广。
在全国首创村(居)“两委”设生态文明委员和环境保护委员,是我区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环保“两个委员”即村(居)生态文明委员、环境保护委员。2016年,我区在大伦镇顾野村、兴泰镇甸址村等5个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试点设立“生态文明委员”和“环境保护委员”。2017年2月,“两个委员”工作在全区铺开,285个村(居)近600名“两个委员”经培训上岗。常熟市党政代表团来我区学习环保“两个委员”工作时认为,环保“两个委员”工作具有创新性,他们将把好的经验带回去,推进常熟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在创新探索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我区成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全区大气污染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工业废气专项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筑施工扬尘管控、秸秆“双禁”等工作,对全区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集中整治,年削减用煤量约2.9万吨,有效控制和减少城市燃煤污染。
我区加大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力度,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综合运用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镇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化粪池等设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建立三级河道轮浚机制,近年来疏浚整治区级河道17条、镇级河道48条、村庄河塘289个。
我区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道河长制管护机制,按照河道防洪排涝、环境生态、游憩休闲功能兼顾并重的思路,打造出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水廊。
我区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大力推进农村改厕、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创成一批生态村、星级康居乡村。在主城区绿化拓展中,提升主干道两侧及街头游园绿化档次,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成罗塘公园、体育公园、天目山公园建设,完善十里滨河绿化长廊;着力抓好绿色通道的绿化补植完善和提档升级工作,丰富景观植被种类和层次,建成绿色屏障1500公里;加强鲍老湖、周山河、中干河等受保护区域保护,新建白米、沈高等5家森林公园,大力实施沟渠路堤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村庄绿化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绿化系统,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5.63%。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江苏省环保模范城……一张张熠熠生辉的烫金名片,正是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褒奖。我区将始终坚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为早日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环境保护,姜堰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