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6月06日

姜茅:靠“算计”化解债务

本报记者 潘俊

本文字数:1630

潘俊 摄

 

日前,记者走进俞垛镇姜茅村村部,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呈现眼前,楼前的院子里健身场、宣传长廊等设施一应俱全。正在健身的58岁村民童兰凤告诉记者,以往吃完饭就是打麻将,回家是腰酸背痛,既伤身又伤神,她也曾想过不再打麻将,可不打麻将又能干嘛呢?幸运的是,村里2014年新建村部,还安装了许多健身设施,目前童兰凤每天闲时就会过来锻炼身体、聊聊天,还加入了村里的广场舞队伍,气色比以前好多了。

“村部建设花了100多万元,全是上争资金。”村党总支书记姜庆中坦率地说。姜茅村2001年由原姜家村和茅家村合并而成,村级负债30多万元。2011年至2015年,每年村级负债保持在500万元左右。

当记者惊讶一个村能负债这么多时,姜庆中给记者算了笔账:2003至2005年,通达工程帮扶70多万元;2006至2008年,新农村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农业开发项目配套资金投入100多万元;这么多年其他的零散开支总计七八十万元,这些都是以每年1分2厘的利息借的村民的钱,截至2015年,本金加利息共500多万元,其中360万元是利息,当年利息就要43万元。

可村里只有厂房出租、水面发包等固定性收入30多万元,入不敷出。

面对这么多债务,村两委一班人集思广益,如何保证每年投资近百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化解村级债务?

经过多次征求村内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在2015年1月党员干部冬训班上,该村80多岁的老党员吴存诚提出党员和村民代表筹资,以低息4厘的年利息借给村里,由村里还掉1分2厘的年利息债务。吴存诚表示,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愿意帮村里度过难关。

该建议当场得到认可,吴存诚现场自报筹资3万元,并表示如不够再筹。与会的26名党员、13名村民代表踊跃带头,当场筹资97万元,村两委会7名同志每人主动认领15万元筹资任务。没有参会的党员和村民听到消息后,主动筹资160万元。

“姜茅村60多名党员、40多名村民代表全部参与筹资,共筹资360万元。”村委会主任姜广彬说,最令他感动的是85岁的老党员姜近墀听到消息后,驼着腰步行20多分钟,将自己养老的1万元送到村部。

村级债务降息只是第一步,要想村不断发展,单靠村里的固定收入和上争资金是不够的。2012年,村里成立省内首家村级农民排灌协会。自此,该村利用协会资源,新建6个泵站、5000米机耕路、4500米硬质渠、1.5立方米/秒的排涝站及里下河第一闸的全自动钢闸等田间基础设施,着手施工1立方米/秒的排涝站。

该村通过包装项目、上争资金,每年有100多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汽车能开到村里95%的田头,90%的田块实现电灌化。

在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该村2012年开始土地流转,2013年成立艳阳家庭农场,流转土地900多亩,成为当时全区最大的农场。到2014年底,该村土地流转95%以上,成立8个家庭农场。

姜庆中扳着手指头告诉记者:“由于田间基础设施好,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同时收益,村里每年能收入30多万元。”

因为良好的基础设施,村民每亩土地流转费比其他地方高出50—100元。按照协议,农场主承担每年的秸秆双禁、三清、农业新技术推广等任务,能够节约村集体资金10多万元。依照每亩每年50元的田间管理费,该村2600亩土地收取13万元管理费。该村以河和路为网格,将2600亩田划分8块,涉及20多个电灌站,每年收取电灌费4万多元。如今,该村又给每个电灌站安装上计量表,鼓励农场主节约用水。

自2012年底,姜庆中担任书记以来,他就默默在心里定下了一个目标:在降低村级债务的同时,每年还要投资100万元左右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他把自己每年纯收入有40多万元的小企业出租,全部精力投入村发展上。

同时,该村近3年来通过土地占补平衡计划,复垦土地90多亩,获得国土部门奖励100多万元。该村的19个油井从2012年起累计帮扶该村100多万元。

从2015年起,姜茅村在每年投资100多万元用于村内各项事业时,化解村内债务200万元。

今年,该村还将投资40多万元建设1立方米/秒的排涝站、投资15万元完善姜家小区基础设施、投资10多万元建设姜氏宗祠;扫尾村内田间1000米硬质渠,实现硬质渠全覆盖;组建村内物业公司,增加贫困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创成省创新型社区、省残疾人之家示范点、市为民党建品牌“心连心·新服务”品牌。

谈到下一步打算时,姜庆中表示:“今年要偿还50万元村级债务,力争4年内还清余下债务,绝不让债务带入全面小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