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27日

渐行渐远的剃头匠

本文字数:1035

◆田秀明

 

小的时候,家在离小镇不远的一个小村庄上,几百户人家的村庄,竟然没有一间剃头店,村民们想要剃个头,须得等镇上的一个剃头匠下来。

剃头匠姓童,人长得慈眉善目,说话声音洪亮,走在路上,遇着相熟不相熟的,都会亮开嗓门笑哈哈地打招呼。剃头匠待人和蔼,时间久了,村民也就不拿剃头匠当外人,不管大人小孩都是“童师傅”、“童师傅”地叫着。

童师傅过个十天半月都会来庄上一趟,腋下平夹着一个长方形的白色搪瓷盘,盘中摆放着剃头用的家伙什儿。两把剃刀,一把剪子,一条窄长的磨刀布,一块叠得方正的雪白围布,一把猪鬃刷子,一支装着掏耳工具的小竹筒,一宽一窄两把木梳,一面不太亮的镜子,还有一把上过油的推子。

童师傅每次到庄上来,都会选择固定的几处地点,夏天寻几处树荫,冬天则找几处晒阳的墙角,随便与邻近的人家借一条板凳,在树杈上或是墙壁上挂上磨刀布,板凳边摆上白搪瓷盘,这样便算是摆开了剃头的作场。童师傅剃头不用吆喝,“童师傅在东头的大树底下”,“童师傅在西头的浴室墙根边”,村民们口口相传,需要剃头的人,自然而然会找到童师傅的摊点上来。

客人坐定后,童师傅拿起那块雪白的长围布“啪啪”一甩,把客人的脖子和身体严严实实地遮住。“咔嚓咔嚓”,童师傅手中的剪刀发出有韵律的节奏,先剪后推,零乱的碎发纷纷扬扬。最精妙的是剃须刮面,热毛巾捂面,稍后再刷上一遍肥皂沫,剃刀在磨刀布上蹭几下,手抚面颊,剃刀丝丝有声,手到之处平滑光洁,须臾之间,让你像换了个人似的,容光焕发。童师傅剃头的手艺精湛,服务态度也好,每次不单单是剃个头发,还会刮脸、掏耳朵、铰鼻毛,总之会把客人料理得清清爽爽,舒舒服服。

剃头光凭手艺好还不行,有时候还需要有耐心。遇上年龄小一点的顾客,剃头实在是一种折磨,坐在凳子上一动不能动,发屑刺得脖子痒痒的,尤其是夏天,满头大汗,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还有些一两岁的婴儿,坐在大人的腿上,刚围上围布便哭闹着不安起来,身体不住地扭动,剃头师傅根本无法下手。这个时候,童师傅最有办法,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一个小玩具,或是讲上一段小故事,不知不觉中就剃完了头。

时光恍如白驹过隙,一转眼,满大街都是靓丽的发廊发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从简单的剃头发展到追求美容美发。童师傅老了,那些传统的剃头手艺也随着岁月的年轮慢慢老去。有时候回到小村庄,徜徉于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看着不远处熟悉的树荫或是墙角,那里仿佛还有童师傅的背影,只是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