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24日
临池摭录
《荐季直表》琐谈
本文字数:2770
世传钟繇善章程书,被誉为楷书“鼻祖”。可惜,元常墨迹罕有传世,刻石拓本亦不多见,即是有,学术界也是多有争议。二十年前,就有高人指点让我临写《荐季直表》,当初,并不以为然,只觉笔划粗厚,出入稍有灵动圆滑之气,二王刻帖小楷,随便哪种都比之精妙绝伦。哪知兜兜转转二十年来,我还是没能将她临写像样,只能说运笔略有顺逆,进退稍能裕如。
《荐季直表》目前一种墨迹本与几种刻本流传,不过,我将墨迹本与刻本对照临摹,发现笔法形态差异还是很明显,当然以墨迹本为临本最为理想了,不管这个墨迹图片是不是真迹摹本,总之比之刻本,算是不可多得的妙品了。
我对《荐季直表》的临写有一些心得,不妨与读者交流,不同之处,以期商榷。
首先是定位《荐季直表》墨迹本流传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可以取法的方向;其次是风格、字法、笔法定位。一直以来都认为,笔法一定是千古不易的恒定法则,可是篆隶古法与一搨直下的新法认定,现在已经成为学者书家纠结的问题。
一、流传历史背景
据传,《荐季直表》为唐摹白麻纸本墨迹,自元初出世,庋藏有序,卷上有众多著名藏家印记,明朝最为热捧推崇。流传至清,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流失,后光绪年间,一度由裴景福收藏,可惜,家贼难防,家佣盗取后流失。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壮弘先生获得裴景福旧藏拓本,内夹照片一帧,竟是《荐季直表》墨迹图,至此今人始获见真容,至于真迹,已不知所向。
二、风格认定
元代赵孟俯兴起复古潮流,钟繇作为楷书之鼻祖,当然作为首选取法对象。元代小楷出现了张雨、倪瓒、杨维桢、宋克等诸家高手,钟繇风格明显。倪瓒的小楷遒劲而清婉,徐渭称:“瓒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宋克小楷取法于钟繇,都穆《寓意编》说其师法《荐季直表》。明代更是有一大批小楷高手,如文征明、祝允明、王宠,后期的傅山、董其昌等,从元人小楷的“婉媚”向明中后期以高古峻拔风格的转变,都能找到钟繇古法的留存。那么现存《荐季直表》的风格取向到底如何呢?
第一,她字法疏朗,体势横扁、宽博,仪态雍容自如,此为突出之处。第二,笔法存隶意,线条浑厚朴质。存留了古隶中的朴拙、汉简中的章草急就的“古质”,还有几分魏碑的朴茂工整,又有几分隋唐抄经体娴熟与不经意。第三,又跳脱有几分行草笔意。看上去好像有许多不成熟、笔法的不到位,又吸取了流利纯熟二王行书之风的“今妍”,应该是唐宋产物,甚或是元明复古之风的会归?亦或是今世之高人临仿?我也只是呓揣。私下以为,如果是仿手,也当如米芾那样一等高手可当,奇思异想,勿喷,可发一噱!
三、笔法认定
笔法,无非古法与今法。先弄清什么是篆籒之法,一句话:中锋用笔。蔡邕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王羲之讲:存筋藏锋,灭迹隐端。褚遂良说的“印印泥”“锥画沙”。米芾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无一不是说中锋,具体怎样写,又常让人犯迷糊,有言不达意,意在笔外的玄妙。
钟繇楷书,处于各体雏形初具时期,得天真率意,以拙趣为美。梁代书论家庾肩吾曾比较钟繇和张芝、王羲之的特点说:“张功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抓住天然率意这一点,就不必在意笔笔中锋一说。譬如写篆书,先不看古迹,看邓石如等清人写篆,可见行草笔法的转换用笔,铺毫绞转,侧锋屡见。蔡邕说:惟笔软而奇怪生焉,这种奇怪恰恰是因为中侧锋并用、提按转用自如。碑派书家杨守敬说:“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伏,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那么楷书,有行草意,更为自如脱趣,再保留隶书、章草的燕尾上挑出锋的字形,大概能表达出钟繇楷书的基本状态。《荐季直表》中“直”“王”末一横,先中锋,收笔前侧锋铺毫荡开,即是阳阳向背轻重昭然,有“时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之效。
我想真正动笔起来,还需要注意挥运之道。比如,不能犯一般人写唐楷那样的错误:起止如“蒸饼”,中段如“枯骨”。孟会祥先生说:“六朝人能写好点画,但心中不是念念只有点画,行所无事,妙契自然。唐以后人,渐渐讲究起来,念兹在兹,如混沌凿七窍,失去了朴茂之感。宋之后,甚至把眼光盯在了点画起收两端,越发小气,鹤膝、蜂腰、柴担之类的病笔,也逐渐触目皆是。”清徐谦《笔法探微》说:“盖水之流也,不盈科不行,漏滴之水盈中而下注,如笔之藏头徐笔而徐进。如是成画,自成漏痕,其中段处处皆如藏头之头,无处不活,无处不动,此法无以名之,名曰‘盈中’”。他这里既解释了“屋漏痕”之意,又特别定义“盈中”这样的观念。
那么,怎样才能盈中呢?还是篆籒笔法。有人说,“春蚕食叶法”,是为篆法金针。我认为其实是运笔的问题。
篆书专以曲线为形,而且基本呈“S”状态,想要转曲自如,则要“暗中取势,换转笔心”。处处换转笔心,处处皆要沉浑,这就是所谓“中实”。这种运笔方式就是篆籒之古法,用于行书、楷书,就不会出现柴担之类的病笔。如果“一搨直下”的笔法用多了,古意就荡然无存了。
行笔上,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颜真卿一路的“裹锋笔法”,在《荐季直表》中有明显运用。杨仁恺先生在认定《古诗四帖》是张旭的真迹的文章中说:“盛唐以后书法之风为之一变,草书始于张旭,正楷定于颜真卿,不仅是风貌有别,而且运笔方法都具有划时代的标志。从盛唐上溯到东晋,运笔有一个普遍的法则,无论是真、行、草、隶的横笔竖画,基本上是方头侧入,自然形成横笔笔锋在上,竖画笔锋在左的状态,以此去考察这一时期的字迹,不致有多大的差误。到了盛唐以后,运笔改用圆头逆入,笔锋居于横竖画的正中,近于篆书笔法。《古诗四帖》是这样,《苦笋帖》《自叙帖》《祭侄稿》也莫不是如此。”我其实也是赞同杨仁恺先生的意见的。他所说的“圆头逆入”,是颜真卿运笔的基本特征,所谓“裹锋”笔法,不就是篆籒圆笔暗过的运笔法吗!这种笔法在钟繇时应该存在,只是二王新法以后渐渐式微。而张旭、颜真卿、怀素无疑是唐中期重启篆籒古法的旗帜性人物。再说了,我国的大部头《书论》之类文论,也大都是唐中后期的产物。最早的如卫夫人《笔阵图》之类,孙过庭《书论》中就质疑过“图貌乖舛,点画湮讹”。《荐季直表》运笔,带有颜真卿典型“圆笔”特征,而且笔法成熟老道,有别于钟繇过渡时期汉简、楼兰残纸,反映在字形上,也较成熟。反而《贺捷帖》字形到最贴合钟体的特征。这也是真迹与否的鉴别上,值得考虑的。
我临《荐季直表》,会从米芾《蜀素帖》、颜真卿《祭侄稿》、《张玄墓志》里寻找源头,还可以参考一些唐人写经、敦煌残纸、汉简。多用颜真卿篆籒裹锋笔法,至于具体字例的参详临写分析,我准备在后期的文章中慢慢叙述。
总之,言者琢琢,写之惑惑,话说再多,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个味。要写出“如老松独倚岩壑,错落盘屈,时飘飘风韵”的韵味来,更如在天外。多动手才是正道。
(作者: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