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27日
让面塑焕发新光彩
——记泰州面塑技艺传承人王洪祥
本文字数:1667
本报通讯员 陈墨 徐骅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2007年,“姜堰面塑”被列入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又成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王洪祥作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面人王”之称,近年来,其面塑作品多次参加江苏省乃至国内外重大民间艺术展览和现场表演,获专家肯定。
王洪祥是泰州远近闻名的面塑艺人。搞面塑艺术,他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是有追求的人,从小迷恋戏曲、绘画等传统艺术,后来师从江西九江面塑老艺人张发进,因为聪颖、有悟性和较好的艺术功底,逐渐成为一名面塑艺人,还办起了较为红火的面塑工艺厂。
王洪祥姐弟七个,唯有他对面塑有着堪称特别的领悟力。父亲对他关爱有加,常将他喊到身边传授面塑技巧。父亲临终前特别嘱咐他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一定要把面塑艺术传承下去。
为了传承与发展面塑艺术,王洪祥付出了不少代价。十几年前,他关掉了经营状况很好的玻璃品画店,租住到淤溪镇三垛村,潜心钻研面塑艺术。在贫穷孤独的生活中,他重新拿起塑刀,艰难跋涉在漫漫的面塑之路上。起早贪黑,日复一日,他双手不停地揉捏着,并且反复回味和揣摩父亲的指导。没几天,一件以林冲为题材的作品便出现在人们眼前:那斜着身体、戴着斗笠、肩抗花枪、艰难行走的形象简直就是他那时的写照。林冲对人生的不甘心,就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不甘心。
在王洪祥的手上,红、黄、蓝、白、黑等各色面团仿佛充盈着灵性,十指揉、搓、捏、压、贴、拍,不一会儿就出现唐僧、孙悟空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洪祥说,父亲那个时代的面塑艺人,往往不太讲究细部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多为写意,只要基本形似,不求逼真传神。现在,王洪祥的作品,就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下苦功,力求面人活灵活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王洪祥潜心创作了一批反映泰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以面塑形式表现泰州民间传说、里下河风情,如《板桥应试》、溱潼会船等。他所塑的“八仙过海”等大量作品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民间艺术展览和现场表演。
2002年春,时任淤溪镇文化站的陈站长告诉他:泰州市将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其中有一项是美术展览,正在面向社会征集作品。王洪祥像注射了兴奋剂,紧紧握住陈站长的手:“我一定要借助这个平台,促使面塑艺术发扬光大。”于是他精心创作了一套“八仙过海”的作品送展。这部作品突破陈规,另辟蹊径,立足于展现八仙的神态和个性,成品中,韩湘子手握横笛、忘情吹奏,其他诸仙则皆因乐声美妙而喜形于色,以致情不自禁地舞之蹈之。这部作品令人意外地获得了当时艺术节的最高奖。
如果说该作品的获奖让王洪祥看到了新的希望,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更让王洪祥感受到民间艺术春天的到来。2005年,王洪祥受泰州文化局邀请,到南京博物院参加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他的作品首次在省城亮相就得到专家的认可。2007年泰州市公布首批非遗保护项目时,姜堰“面人王”的面塑技艺成功入选市级名录。
2010年,江苏省民间工艺师代表团到澳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王洪祥成功入选。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是展示“面人王”极好的机会。
从澳门回来后,王洪祥更加勤奋了。他不仅重读了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仔细揣摩名著里人物的心态和表情,而且打破陈规,积极尝试借鉴无锡惠山泥人掺入陶土粉的做法,在煮熟的面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白色陶土粉。经过反复试验,做出的作品经烘箱适度烘烤坚硬如铁,既不变形、不开裂,又可以无年限地存放和收藏。因此,许多懂得艺术的人都争相购买和收藏。
文化传承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漫长而持久的努力。从2016年起,王洪祥就在创作面塑作品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把面塑技艺传授给姜堰、海陵等地的十几个学校的学生。王洪祥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而且陶冶了他们的艺术情操。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俞垛中心小学颇有艺术细胞的吴敏雄专门带了一个传承他的面塑艺术的兴趣班,决心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王洪祥说:“这辈子因热爱面塑艺术,上半辈子的日子过得艰难悲凉,但小小面塑也捏出了自个儿的精彩人生。我下半辈子的最大愿望是:坚守初心,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