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06月23日
长期日光曝晒可致胶样粟丘疹
本文字数:683
◆胡亚莹
汽修工人李师傅,面部、两手背出现粟粒大小丘疹,形似水疱多年,用手可挤出粘性物质,未予重视。近日,其皮肤发黑,轻度毛细血管扩张,赶忙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胶样粟丘疹。
胶样粟丘疹又称皮肤胶样变性,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暴露部位,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粘性胶样物质。
该病病因尚未明了。有研究表明,皮疹多见于日光曝晒部位,可能与长期日晒有关,还有人认为该病可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苯、氢醌的长期接触有关。
该病在临床分为2型,儿童型和成人型,前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发病,青春期后即逐渐自行消退,常有家族史。而成人型可能与长期受日光曝晒有关,尤其是长期室外工作者多见,如石油工人。
儿童型常在青春期前发病,至青春期后消退。在面部、手背部发生半透明、淡黄色、针头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粘性胶样物质,丘疹较周围皮肤稍坚实,互不融合,但常群集、对称分布。
成人型常发生于长期受日光曝晒部位,如前额、眼睑周围,耳、颈、前臂、手背部也可发病。除有半透明丘疹外,还可见淡黄色、橘黄色或正常肤色的结节或斑块。少数斑块上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该病慢性经过,可有轻微瘙痒。
根据曝光部位出现黄色半透明丘疹,可挤出胶样物质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行皮损病理检查确诊。治疗该病,可内服小剂量的羟氯喹和大剂量维生素C,有一定效果,皮损局部可以液氮冷冻、高能脉冲治疗或手术切除;预防该病,主要是避免长时间的日光曝晒,避免接触石油、脱色剂等化学物质,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
(作者系区皮防院主治医师、省美容主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