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09月15日
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藏富于民”
——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黄文婧 通讯员 廖治清
本文字数:1111
走进三水街道大杨村,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日前,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办事员吴桂芹告诉记者,我区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近年来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伟大战略,全面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2015年,我区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成投资4.09亿元,在东部干线蒋垛、大伦、白米、娄庄四镇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多亩,截至今年6月,新建高标准农田50.6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3%,实现区域高标准农田全面覆盖。
产项结合,形成“姜堰模式”。我区紧紧牵住“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加强项目区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农田引排能力,改善基地生产条件,进一步提升水稻、蔬菜瓜果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储运能力,推动粮食和特色农业发展;同时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从种植到加工、从传统农业到特色农业的全新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旅一体化的新格局,创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姜堰模式”。
产融结合,呈现共态共荣。立足新发展,贯彻新理念,实现农业生态有机可持续发展,必须放大金融产业经济价值,为农业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区整合国家重点项目专项建设基金与农发行配套贷款、耕地指标上市交易收益资金,推行“债、贷、投”结合模式,将农田建设标准由1500元/亩提高到4000元/亩,实现由产到融、由融助产的闭环发展。
生态科技,硬核赋能新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区加大产业科技投入,引入智能一体化水泵站,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安装土壤墒情监测、智能监控、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等高科技装备设施,开启数字化农田管理新时代,让智慧农业在田间扎根结果。“今年的台风灾害天气对庄稼几乎没有影响,所有积水全被及时排掉,附近的这些圩口闸、排涝站可立了大功!”站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淤溪镇种粮大户蒋春华开心地说。
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灌排设施配套到位,农田经受住恶劣天气考验。因改善灌溉条件,水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我区深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通过对排水沟渠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观。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是村镇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增强了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提升了群众幸福感。
“农稳则天下安,农富则国家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产业兴旺的保障。”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马长旺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现代化农业生产科技作用,到“十四五”末期,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6.3万亩,实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95%以上,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6%以上,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铺展兴农强国的秀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