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6月28日

“甸上人家”嗨翻“美丽抖音”

——访张甸镇党委书记宋华卿

本报记者 陈书华 游金龙 卞成 黄文婧 通讯员 堵娟

本文字数:1449

图为宋华卿(左)接受记者采访。鲍连华 摄

 

走进张甸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放眼望去,一批批乡村特色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发展壮大,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希望的大地上尽情铺展。

该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48257亩,总体定位以南部干线、梅兴线、张梅路为轴线,打造优质稻麦、新鲜果蔬、品质杂粮等六大种植示范区,推动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去年,张甸镇大手笔投入近100万元,重点打造园区小杂粮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优质稻麦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4处入口景观工程,建成尹庄千亩稻麦示范方、张前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招引5个优质农业项目入驻园区。园区现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60多家,其中种植业21家、养殖业5家、果蔬生产企业5家。

近年来,张甸镇坚持以“112233”工程为统领,立足现有资源禀赋,深耕项目建设土壤,围绕“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系统推进“两社联动”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位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张前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该镇党委书记宋华卿介绍道:“目前,园区有两个优质示范基地,分别是张前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梅垛村小杂粮基地。张前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占地376亩,建设标准钢架大棚220个,主要种植叶菜和茄果类蔬菜,年供应量约1000吨,被评为区瓜果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省西甜瓜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省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农业产业振兴,要坚持做好“特”“优”文章,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持续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张甸镇在培育农业品牌上也是一着不让。宋华卿告诉记者,在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之初,他们就同步谋划打造“甸上人家”区域农产品品牌,投资约5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的“甸上人家”特色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设有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农产品品牌文化宣传墙、专家工作室、抖音直播间、乡村振兴最美风采展示墙等。品牌运营中心与邮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塑造张甸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扩大优势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

该镇坚持做好“融”字文章,将党建政治优势、合作社经济优势与群众能动性充分融合,全力推动“两社联动”项目落地落实,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聚力实现强村富民双赢目标。截至目前,该镇26个村均实施“两社联动”项目,有望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90多万元。

张甸镇肩负泰姜融合先导区、姜堰副中心的时代使命,副中心形象建设工程是乡村振兴的对外名片。为此,该镇多举措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该镇积极策应区级幸福河湖、交通通畅、清洁家园三大工程建设,在村庄环境整治和幸福河湖建设上提质扩面、创新创优;持续深化“美丽红旗”创建活动,评选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在新增整治示范点的基础上提标原有创建示范点,串点成线,打造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截至目前,该镇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130个,其中今年新增示范点26个。该镇在幸福河湖建设上先行先试,创建全省首家幸福河湖“积分银行”,重点打造张西河、杨尹河两条幸福河湖,通过吸纳沿河村民担任河道管护志愿者、为会员发放“积分银行”储蓄卡,引导会员参与巡河、护河、管河行动,持续增亮乡村振兴环境“底色”。

“乡村振兴培育镇是区委区政府赋予张甸的重要使命。”宋华卿表示,该镇将继续聚焦农业产业发展提质、镇村环境品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重点攻坚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农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品牌打造等领域,不断挖掘“三农”工作潜力,铺展“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