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3日

远近闻名的大伦猪

本文字数:2064

◆于生银

“大伦黑猪久负盛名,漂洋过海誉满中外。”这是大伦猪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伦猪源源不断地销往苏联、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58年,因为大伦猪的出口为国家换取了不少外汇,周恩来总理亲自代表国务院把“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颁发给大伦公社。

大伦庄黄氏族谱有这样的记载:大伦猪种原系浙江金华火腿之猪,美食金华在清朝就已名扬全国,清道光一八四五年,大伦庄西头的周富民(麻墩人)去浙江金华地区打工,先后几次从那儿把黑猪带回来饲养并繁殖,因为这种黑猪的肉很可口,而后逐渐为较多的大伦农户养殖。

大伦黑猪又称姜曲海美猪,以肉味鲜美闻名遐迩。大伦猪是大伦人民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种猪。大伦猪具有秃嘴、耳大、尾长、毛宽背亮、腹大、腿壮等特点,产仔多,性情温顺,早熟,生长快,皮薄肉嫩,肉质精而不粗,肥而不腻。大伦猪的肉用于红烧味道鲜美,用于腌制香而不腥。

《泰县志》(1993年版)是这样记载的:民国时期大伦猪还是制作北腿(即如皋火腿)的主要原料。另有资料称,南京昇州路大彩霞周益兴百年老店生产的南京香肠远销海外,所用原料是店主人每年数九寒冬冒着风雨跋涉泰县(姜堰的前身)收购的猪子。这里说的猪子就是大伦猪。

大伦猪后来逐渐名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在国外也小有名气,民国二十年(1932年)之前,每年都有九万余头销往境外。

俗话说“秀才靠读书,种田靠养猪”,泰州东南乡的人家自古以来就爱养猪,其中以大伦庄最为突出,为猪冠名(大伦猪)的也是大伦庄。

1958年,江苏省在大伦公社建立万头种猪场,精心打造大伦种猪基地,专门繁殖仔猪,当年就育出仔猪15万头。这些苗猪陆续销往邻近各县和浙江长兴、安徽等地,为苏浙皖提供了大量的大伦苗猪。大伦人不辜负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后来还引进了约克夏、长白、苏白、太湖梅山等良种公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改良。经过半个世纪的品种优化,既保持了大伦猪的优点,又提高了产仔数、生长速度和瘦肉率。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把泰县列入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

养猪是大伦地区的传统副业,历史悠久,大集体时代,大伦公社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力发展集体养猪,壮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鼓励和扶持社员家庭养猪,增加农户收入,制订出台奖励措施,比如生产队划给养老母猪的人家饲料地、逐月按猪的增长斤重发给饲料粮、生猪出售时享受国家奖励的饲料粮。这一系列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社员的养猪积极性,一时间全公社家家户户都养猪,有些农户一圈饲养五六头,一般人家都养三四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伦公社生猪圈存量一直保持在三万头以上。养猪事业大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肥料,大伦公社真正做到了猪多、肥多、粮多、收入多。

大伦猪之所以出名,与大伦一带的地理环境联系十分密切。大伦东有东姜黄河,西有西姜黄河,中间有大伦河,南有生产河,北有周山河,四面环水,水质清纯;河边田头树木成行,郁郁葱葱;土质为南沙北壤,杂草茂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大伦猪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更为独特的是,大伦人勤劳,喜爱养猪,善于养猪,科学养猪。

大伦人养猪特别注重“四好”。一是饲料搭配好。大伦人养猪的饲料是三七开。

三成精饲料包括土杂粮、米泔水、糠麸,还有最利于猪生长的粉渣、豆渣和酒渣。七成粗饲料是这样安排的:春天、夏天喂青草、水草,秋天喂山芋藤、芋头合子,冬天喂胡萝卜。青饲料斩细煮烂,调出的饲料不但做到不冷不热,而且必须捏碎,防止有尖硬的东西夹杂在里面。一般早上喂一顿,下午喂一顿。二是清洁卫生好。猪也爱干净,从喂小猪起,大伦人就养成它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的习惯,猪圈天天冲刷,定期消毒。此外,不给猪吃不干净的青草、发霉变质的饲料,注意把好病从口入关。三是科学管理好。大伦人首先是给猪提供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其次是有关部门大力普及科学养猪知识,引导社员科学养猪,切实做到少给勤喂、不突然换料,保持猪舍内外干净、温度适宜、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猪子爱晒太阳,大伦人养猪普遍做到睡圈在屋内,晒圈在外头,让猪吃了睡,睡了吃,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便于它发福长膘。四是自繁自养好。在大伦,无论是集体还是农户普遍做到自繁自养。走这条路有两大好处:能降低养猪成本,用不着花高价到市场购买苗猪;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到市场购买的苗猪往往容易把猪的传染病带回来,致使苗猪的发病率高。自繁自养的苗猪体质比较好,发病率也低。

大伦猪的饲养期一般为五六个月,五六个月能长到150斤左右,而120斤以上的生猪就可以出售或宰杀了。大伦猪的肉鲜嫩,红烧、煨汤、爆炒都非常可口,堪称猪肉里的上品,深得食客喜爱。

大伦猪的发展不仅繁荣了猪肉市场,还拉动了卤菜业发展。大伦麻石街上的卤菜店多种多样,比比皆是,虽无招幌,但扑鼻的香味就是最好的广告。在这里,烧、烤、焖、扒等佐酒小吃应有尽有,其中的猪头肉更是独树一帜。猪头本是猪肉的下脚料,可是经过大伦人的精细加工,卖出来的价钱竟然是猪肉的几倍。善于经营的卤菜店老板用祖传配方扒出来的猪头肉香喷喷,常常引得路过的行人馋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