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4日
我区4名援桑医务人员获总统接见
他们用精湛医术为当地人民排忧解难,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
本报通讯员 刘伟
本文字数:1757
2月8日,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在总统府接见了第32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全体队员,感谢中国政府长期的医疗援助。这支医疗队中有4名队员来自姜堰区卫生健康系统,分别为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杨国进、王晓丽、曾志和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刘亚健。
桑给巴尔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组成部分,由两个较大的岛屿——桑给巴尔岛、奔巴岛以及邻近的20多个小岛组成。2022年9月24日,医疗队从扬泰机场出发,于当地时间9月26日中午12点40分抵达桑给巴尔。此次出征,他们将在当地工作375天。
秉承着“24小时on call”的传统,队员们第二天上午8点立刻到医院和科室报到,投入临床工作。5个月来,他们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022年9月30日19点21分,也就是医疗队抵岛的第4天,妇产科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当地一名产妇为第七次妊娠,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并有梗阻性难产趋势,需要做紧急剖宫产手术。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王晓丽和麻醉科、心内科等其他队员组成的MDT抢救小组,尽最大努力保障了母子安全。产妇家属非常感谢中国医疗队,并给孩子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国庆”。
有了这次“生死时速”的抢救经历,在“中非对口合作医院”系列远程培训线下培训时,王晓丽结合当地情况,讲解了准备新生儿抢救包和新生儿复苏(CPR)注意事项,并分享自己在驻地医院积累的经验,通过PPT毫无保留地传授“清理呼吸道的时机”“产时与产科医生积极配合进行快速清理呼吸道”的要点,手把手传授操作方法,当地儿科医生表示收获良多。
2022年10月1日早上7点,队员们在远隔万里的印度洋上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向祖国母亲表达最崇高和最真挚的祝福,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当天恰巧是医疗队队委、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杨国进的生日,大家为他准备了惊喜,邀请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连线唱生日歌。杨国进感动欣慰之余,也不忘向大儿子交差:“你让我带来的50支中性笔我已经帮你捐给当地的孩子了,还有150元美金也捐给了当地的慈善组织,这下你可以放心了!”
桑给巴尔生育率高,儿童骨折病例特别多。杨国进格外重视普及儿童骨折治疗理念,并开展了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量大到超过想象。在治疗的过程中,他注重灌输关爱孩子的理念,经常和当地同行开玩笑说:“你正在治疗的孩子未来也许是你们的总统,或者是和埃托奥一样的国际巨星。”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他仔细考虑患者的治疗方式,争取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用处。
对于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曾志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一张张黑白图像,但是这黑白图像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就像侦察兵一样,要从复杂多变的图像中协助患者找出疾病的根源。
一次,他发现当地一名女患者腹部有巨大包块,经CT检查考虑为腹部巨大脓肿,直径约11厘米。他和队友决定开展一项当地未曾使用的新技术,CT导引下经皮穿刺引流,手术成功并引流出大量脓液。当激动的非洲医生和患者家属热情地感谢中国医生时,曾志感到非常欣慰。术后,他和队员整理资料,在当地医学院杂志发表文章,推广此项技术。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1日,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刘亚健应纳兹莫加医院(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平台之一)针灸科邀请,就中医“经络腧穴学”知识、针灸发展历史、经络系统的基本内容、当地常见病的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开展针灸培训。
中医针灸在缺医少药的桑给巴尔岛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赖,当地医护人员亟需学习补充中医针灸相关知识。自1964年第1期医疗队有针灸科医生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医生在治疗当地患者的同时,也为当地洒下了针灸的种子,让中医文化在桑给巴尔开花结果。
援非医疗,白衣外交。1964年,桑给巴尔刚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英国医生全部撤走,当地缺医少药,应桑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医疗队去该国工作,卫生部迅速组织了第一批医疗队。
1965年,周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时告诫医疗队员:“中国医疗队迟早要走的,我们要培训桑给巴尔医务人员,让他们都能独立工作,为了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在这场迄今已持续59年的爱心传递中,一代代队员秉承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在万里之遥的非洲诠释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紧跟前辈的步伐,用精湛的医术为当地人民排忧解难,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