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王鹏:用钢笔绘就精彩人生
◆缪锦国
凭爱好,他走上了这条钢笔画之路;
凭追求,他痴迷执着数十年不改初心;
凭勤奋,他把聪慧与灵感几乎发挥到极致。
一路走来,心血与汗水交融,成果与荣誉相称。
全国闻名钢笔画家,当之无愧!
王鹏,江苏姜堰人,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美术教师,他还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钢笔画联盟会员、泰州市侨联书画院理事、泰州市姜堰区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泰州市三水书画院副院长、学苑(北京)出版社签约钢笔画家、《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杂志社特邀画家。
从小就对绘画产生兴趣
1976年,4岁的王鹏跟着母亲随军,来到父亲从军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在军区幼儿园,老师经常在数字上画小鸡、小鸟、小鱼儿等动物。每当老师的粉笔扬起,王鹏就目不转睛。
6岁那年王鹏得了一场大病。在解放军医院病房,年岁稍长的小病友让他加深了对绘画的理解。小病友一有时间就画画,画飞机、大炮、坦克、枪械等儿童画,每画一幅就过来讲解给王鹏听。王鹏听得心生向往,向往有一天也能画得这么好。
1979年,王鹏随转业的父亲来到姜堰娄庄中心小学上学。数学老师教加减法,经常在黑板上画树木和水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王鹏说:“那个数学老师画树木和水果一笔成型,太神奇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每天一回家就找来树枝,在地上学着老师画水果,慈祥的母亲每次都鼓励他:“不错,真好!”。有一天他伤心地哭了:“杰作”不见了——被夜里的风儿吹散了。长他两岁的哥哥王鸿就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为他买来图画本,王鹏破涕为笑了。此后王鹏将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东西都画在图画本上。班主任发现了他的这一爱好,就将班级的黑板报交给他办,自此王鹏的美术天赋有了展示的天地。
上小学期间,王鹏特别喜欢看小人书,他把《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毛流浪记》《哪吒闹海》《鸡毛信》等小人书看了又看,还把书中的人物故事画进黑板报,老师和同学都啧啧称赞,他办的黑板报也经常得到学校领导肯定。
后来王鹏进了高中美术班,1993年考入江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虽然国画、水粉画、油画等都以高分通过考试,不过钢笔画还是他的至爱。
2008至2015年,王鹏在姜堰美校担任素描课教师,先后把200名学生送进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
重拾画笔之后渐入佳境
1997年大学毕业,王鹏被分配到沈高职校任教,美术专长用不上的他成了“百搭”老师,几乎什么学科都教过。当时他十分苦恼,甚至扔掉画板、画笔10年之久。
王鹏2006年通过了调城考试进入姜堰中专,2008年8月来到姜堰美术学校,重新拿起画笔的他对画画已经有些生疏了。
王鹏重拾绘画记忆,从几何体到人物肖像,在拼命练习中渐渐找到绘画的感觉。校领导对他寄予厚望,后来派他到中央美院进修素描,他的绘画水平自此有了质的提升。
后来王鹏所带的每一届学生的美术学科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姜堰美校让我重拾了对美术的热爱。”王鹏说。
为了提高素描水平,王鹏开始尝试画大尺寸的作品:他把画纸粘贴到墙上,临摹了罗中立的《父亲》等名作;他用打格子的传统绘画方法,画出十几幅大尺寸的画作。他逐渐受到同行好评。
2013年,王鹏通过博客结识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中国新钢笔画刊物电子版主编程庆拾。程先生在肯定他的素描的同时,建议他将画笔换成钢笔:“素描和钢笔画都是硬笔画,有很多相通之处。”
王鹏拿起钢笔,程庆拾不断给予指导,并提供钢笔画技法书籍给他。一开始他感到很困难:铅笔画技法多,铅笔的品牌和规格也多,而且绘画速度快,又便于修改;而画钢笔画的钢笔选择余地小,画错了也难以修改。拿着笔尖只有几毫米的钢笔,他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后来他先打草图,然后按照技法步骤一竖一横地排线,颜色、明暗用线条重叠和线条方向的改变来呈现。
一张A4纸大的钢笔画,王鹏要画上两天。渐渐地,他爱上了钢笔画,他的作品也开始被网络、刊物选登。
王鹏的钢笔画黑白两色,简单却不粗陋,细致而不矫作。哪怕是枝丫上的白雪也栩栩如生,线条里带着爱慕的气息。创作拿破仑的画作时,他轻伏案头,用心勾勒,金戈铁马,马鬃飞扬,英姿勃发的拿破仑让人热血沸腾。
钢笔画的创作比较“吃功夫”,不如其他画种画起来快。这种只是由疏密组成的黑白调子,必须用笔果断,线条流畅,对比强烈,细密紧凑,这样才能做到精细入微,才能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也才能体现出较强的造型能力。
为第二故乡扬州城庆献礼
2015年11月,由扬州市城庆办主办、《扬州晚报》承办的“我为城庆献份礼”征集展品活动火热进行,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70后美术教师王鹏主动联系报社,要求送展自己花一年时间创作的55幅扬州古建筑及民俗钢笔画,他要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回馈第二故乡扬州。
王鹏和《扬州晚报》有一段情缘。
据王鹏透露,他1993年考入江苏大学美术专业(大专),1997年从扬州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然后回到家乡做中学美术老师。“秀美的扬州风光经常在我梦里出现。创作这组画时,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个移居他乡的扬州人回到了家乡,把扬州的大街小巷重游了一遍。”
扬州的49个景点,王鹏几乎都游览过,有些地方还去过很多次,比如瘦西湖的莲花桥,桥的形貌与气势早已镌刻于心,随手就可画就。
王鹏还想自己的钢笔画册《苏中古韵》在海内外发行,借此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认识美丽的扬州。“我在扬州求学几年,深深地爱上这座城市。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把古城扬州几千年的历史浓缩在这50多幅钢笔画中,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热爱之情。”
把泰州灵魂与精神展现给世人
“望海楼”“稻河湾”“白马庙”……2016年9月的姜堰博物馆,王鹏钢笔画精品展吸引了过往的市民。
近年来,王鹏更注重刻画本土古迹名胜、民风民俗的钢笔画的创作。2016年初,王鹏开始创作画集《笔尖下的古韵泰州》,至今已完成200多幅作品,计划在2021年挑选100幅精品出版。
“家乡的美也能通过其他方式表现,不过黑白的钢笔画更能突出古韵古风。”王鹏说,泰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他想用钢笔画把泰州的灵魂与精神展现给更多人。
想要画好写实钢笔画,少不了走街串巷去寻觅,每当听说什么地方要拆迁了,王鹏就去给即将拆除的古建筑拍个照,回来画钢笔画。朋友黄炳煜送给他一本载有泰州老照片的书籍,王鹏据其创作了《老泰州·稻河残雪》《运盐河滕坝》《1989年的泰州清化桥》等钢笔画。
谈起作品背后的故事,王鹏娓娓道来。他四处搜集关于古建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古迹名胜的背景和历史。最近他完成了《江淮第一楼——望海楼》的创作,相比于初版的《望海楼》,《江淮第一楼——望海楼》选取隔河拍摄的视角切入,两座副楼左右对称,古朴庄重,用黑白灰的色调表现,虚实相间,意境悠远。王鹏说,他去了望海楼六七次,看了不少图片后才作出这样的决定。新作的技法比初版多一倍,包含10多万个笔画,用时一个星期。
王鹏说,钢笔画不同于水墨画,少了水墨的渲染,笔墨的浓淡全靠运笔的轻重和笔尖的粗细表现,他的画笔笔尖直径有多种,最小的只有0.05毫米。
为了增强画面的美感,王鹏充分运用“点法、竖直排线法、交叉排线法”等技法。他的钢笔画线条流畅,刻画细节精细入微。如今画钢笔画成了王鹏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作画他才觉得舒坦。
画笔战疫书写担当
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国人猝不及防,这年的寒假也成了老师、学生最长的假期。“面对疫情,我能做些什么?”王鹏在心底叩问。
大难时期英雄辈出。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这情景让王鹏感动,他上网搜索了关于钟南山的新闻报道。一则老人谈及武汉疫情几度哽咽的新闻,着实让王鹏感动。“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军医,母亲是名药剂师,我对医生这份职业从小就怀有敬畏。王鹏一遍又一遍地观看采访视频,触景生情,连夜创作钢笔画。仿佛他的画笔就是驱赶病毒的武器。整整三天,王鹏俯身绘画,0.05毫米的针尖下,他一丝不苟地勾勒人物。
画纸上的钟南山眼望着远方,眼神透露着焦虑,似有泪光闪动,嘴唇紧抿,嘴角下垂,担忧之情溢于纸上。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表情刻画入微。
王鹏以画者的独特视角和巧妙构思,记录了庚子年2至3月的特殊战“疫”。
翻开王鹏的速写本,厚厚一沓画稿。每天宅在家中,他都被网络上、电视里的抗疫故事震撼。2月2日,王鹏看到一张5名身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竖起大拇指的照片,顿时被医护人员圈粉了。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把看到、听到、想到的社会现象用钢笔画表现出来。他构思的第一件抗疫题材的作品是《武汉必胜》,这一画便不可收拾,他每天打开电脑网页、手机“学习强国”APP,寻找绘画素材,每天创作一幅抗疫作品。
绘画虽不能治病,但能抚慰人的心灵。王鹏用作品讴歌抗疫勇士、宣传防护知识、击破种种谣言。2月9日用《等你回来》记录了火车临开动时恋人的依依不舍;2月10日用《出征》再现亲人为出发前的军医整理衣物的场景;2月11日用《严控》描绘志愿者在卡口严防死守;2月12日用《驰援》展现姜堰中医院医疗队动身前的一幕……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着对一线抗疫人员的敬畏与热爱,每一张作品都能让人深深感受到王鹏的真诚付出。抗疫期间,他来到街头,用画笔勾绘身边的这座城,用线条描画防控中的这群人。随后,他的钢笔画《这座城,这群人》荣登“学习强国”APP。
“我不是一名医者,不能用医术和药物来救治那些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呻吟的人们;我不是一名歌者,不能用歌喉和旋律去吟唱那些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但我是一名画者,一名用笔墨记录万象的美术工作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鹏动容地说。从2月初到3月底,王鹏夜以继日地完成了近60幅钢笔画,用画笔鼓励抗疫的人们。
钢笔速写《医者仁心》定格了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瞬间……
妙笔生花描绘世界
有人说,欣赏王鹏的钢笔画,似饮一杯甘醇美酒,齿舌流芳,沁人心脾;如尝一道美味大餐。
王鹏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他创作了400多幅古建筑、古民俗钢笔画,其作品乡土气息浓郁,先后在南京、扬州、泰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赢得了广泛好评。中国文联机关刊物《中国文艺家》《中国国家地理》《当代钢笔画》《文汇报》《新民晚报》《扬州日报》《泰州日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先后专题介绍了王鹏及其钢笔画。
2013年11月王鹏的钢笔画《脊梁》荣获“第六届全国钢笔画展”优秀奖。
2015年8月王鹏钢笔画册《苏中古韵》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旅美艺术家曹俊先生为此书作序;时任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作出10个字的评价:“钢笔见功底,绝美通泰扬。”
2015年王鹏受邀参加“扬州建城2500周年”城庆展,珠海、扬州、泰州等电视台分别报道。
连续几届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特刊以专页刊登王鹏手绘的溱潼古镇作品,他的钢笔画随着看会船的海内外来宾走向世界。
2016年泰州市姜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设立“王鹏钢笔画艺术工作室”。
2016年5月王鹏应《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杂志社邀请参加浙江大学校区手绘长卷活动;2017年王鹏手绘的钢笔画长卷(局部)登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第5期杂志封面。
2018年11月王鹏钢笔画《家乡的“会船节”》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12月25日在上海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展出。
王鹏创作的近300幅钢笔画已在江苏省版权局注册版权;2017、2019年王鹏携泰州钢笔画作品参加两届“江苏(南京)版权贸易博览会”,2019年荣获江苏省版权局颁发的“优秀参展单位奖”奖杯。
三尺讲台担当责任
2014年在当时美术学校任教的王鹏被评为“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演讲人以《三尺讲台担责任,妙笔生辉绘人生》为题介绍他的事迹,聆听者鸦雀无声。
作为艺术中学的美术教师,王鹏用心灵去感化学生,用行动去影响学生;作为钢笔画的新人,他用钢笔绘就了时代的精神愉悦。23年来,王鹏把教育教学与潜心绘画深度融合。
这就是王鹏:书写的是无悔,画出的是人生精彩。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2008年以来,王鹏在姜堰区艺术中学做美术教师,素描、色彩、美术字是王鹏主教的科目。众所周知,艺术中学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考场的失意生,想上姜堰中学、姜堰二中分数够不到,上普通高中考好大学的希望渺茫。他们没有美术基础,如何将这些“边角料”打造成“精品”?王鹏从兴趣入手,室内教学与室外写生结合,临摹与写生创作结合,从基础讲起,手把手传艺,言传身教,让他们充分享受美术带给人生的快乐和追求。
5年来,王鹏一直教高三美术,所带班级在美术高考中的素描均分多次名列全校第一,200多名学生经王鹏的培养考进了全国公办大学二本以上的高校。2012年王鹏荣获“姜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4年王鹏任教的高三(6)班共有67名学生,其中55名录取公办二本以上大学,这是全校录取人数最多的班级。
王鹏说: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他成人成才;只要用心去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的老师。从1997年走上教师岗位起,王鹏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在农村扎根职教一线,他一干就是10年,近千名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企业的“顶梁柱”,王鹏还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学高为范,身正为师,王鹏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捧着一颗心,心系西部贫困学生。他在2007年、2008年主动担任姜堰中专(原姜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陕西省宁强班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王鹏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情关心,细心呵护。没有学习用品,给他们买来;衣服扣子掉了,找来针线钉上;生病住院了,买上水果到医院看望;生活费没了,拿自己的工资悄悄地垫上……
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紧临该省的陕西宁强县也成为灾区之一,牵挂灾区父母宁强班学生哭成一片。“我理解你们的心情,遭受这么大的天灾人祸,放在谁身上都会悲痛,但是请你们不要过度悲伤,家人此时更希望你们保重身体。”王鹏第一时间安抚学生,逐一询问学生家中受灾情况,同时送上学校和老师的亲切关怀与问候,让他们一度不安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灾情基本平稳后,王鹏征得学校同意,乘火车、坐汽车,七转八拐地赶到宁强县,走村入庄,穿行于灾区频繁余震的飞沙走石中,“护送”50多名灾区学生安全回家。后来,这些在姜堰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山里孩子”顺利进入苏南地区的企业就业上岗,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至今还跟王鹏保持联系。说起老师,王鹏的学生个个都打心里称赞。这一年,王鹏被学校评为“先进班主任”。
工薪阶层的王鹏并不富裕,但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姜堰二哥”夏广财患上肝癌,王鹏都慷慨解囊。2013年9月姜堰中学高三学生刘淘涛需要换肺,他为其义卖了作品《祈福》;得知2014届学生刘亮患上急性白血病,他组织学生捐款……
23年来,王鹏潜练内功教书育人,爱生敬业始终如一,“三尺讲台”给予了他常人无法体验的快乐和日渐增添的白发。在教育这片田园,他“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旅美艺术家曹俊是这样评价王鹏的:“作为王鹏的同道、同乡,我对他心存感激与敬畏。感激他,以寸管之笔为我们可爱的家乡立传;敬畏他,数年寒暑中默默地做好了一件事,一件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这也让我想起了他的先祖——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他从先人的血液里相承而来的那份执着让他终于修成正果,我要为王鹏点赞!”
钟南山
家乡的会船节
溱湖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