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08日
小渔村弄潮记
——溱潼镇冯庄村立足“圩田渔耕”空间肌理共建促共富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宝华
本文字数:1398
碧水清波,虾蟹欢唱;研学弄潮,童声嘹亮……炎炎夏日,走马溱湖大道,感受到面积3.91平方公里的溱潼镇冯庄村生机勃发。
近年来,冯庄村立足“圩田渔耕”空间肌理,在共富路上贴地而行、应时而动,让小渔村上演新的“变形计”。
“簖邂冯庄”托起水上“金饭碗”
这些天,冯庄村党总支书记吴亚东漫步现代渔业产业园,每每看到孩子们体验“渔乐”就生发感慨:“现在有人来玩都能挣钱,几年前的这里捧着金饭碗受穷。”
2019年,几名村民向吴亚东倒苦水:“自家蟹塘地势低、路道窄,流转租金只有300元,别人家有近千元。”吴亚东分析,靠一亩几百元租金很短视,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变“散而多”为“大而精”。随后,村里牵头成立簖邂冯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实施“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簖邂冯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种养大户”发展模式。
在村两委推动下,全村100多户水产养殖户积极响应,以资产、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村里邀请农牧院专家设计占地3000亩的现代渔业产业园,提档升级蟹塘,上调土地流转租金至每亩1800元;配建溱湖簖蟹批发市场,组建里下河农副产品产业化联合体,吸引村民和周边商户纷纷入驻,每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此外,冯庄村在“村社共建”基础上携手区供销合作总社开展三社联动,成立农产品展销联盟,每年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左右。
“村企共建”踏上共富新赛道
眼下,溱湖大道西侧原慧园农庄正在抓紧施工整修。群源研学实践旅游基地项目负责人钱靓表示,先期投入200万元改造的基地将于近期试营业。这是冯庄村开展“村企共建”的成功范例之一。
吴亚东介绍,溱湖大道穿越冯庄村3.8公里。2019年,沿线12家餐饮农庄因专项整治停业停产,闲置近千亩土地及设施设备,影响了土地发包收入,成为村级管理的风险隐患。今年,冯庄村利用项目资金将园区龙虾馆改建成渔事文化展示中心,建成渔业产业园研学基地,新增“趣味钓虾”“观蟹日志”两个互动项目,已接待游客3000多人,年保底收益10万元。
村里招引新合伙人加盟,村集体以35亩土地入股,原经营者以资产入股,新合伙人以资金入股,盘活了原风云农庄闲置土地和资产,共同建设祥泰家庭共同成长基地。重新改造的基地已于7月初开园经营,带动了10多名村民就业。
即将运营的群源研学实践旅游基地也是盘活了原慧园农庄67亩闲置土地和资产,同样以村、原经营者、新合伙人三方共建、改造提升。新基地专题承接研学活动,包括校外实践、夏(冬)令营、亲子活动和企业团建、户外拓展等方面,预计每年村集体收益15万元。
“三业融合”鼓足增收“三口袋”
日前,投资400多万元的冯庄村体育健身和滨水长廊项目动工,其中田园体育健身步道3.8公里、滨河长廊1.2公里。此项目将进一步优化溱湖大道沿线乡村旅游节点,扮靓溱潼镇“南大门”。
冯庄村主打一产渔业,致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村民霍桂华以前靠传统种植,一年收入只有4万元,如今加入村里农业旅游公司销售簖蟹,自家土地流转出去,一年收入增长到10万元。“现在日子好,地生钱水生金,让人越干越开心!”霍桂华笑眯眯地说。
小渔村共建共富促进了农旅融合、三业发展,鼓起了村集体、种养大户(企业)和村民的“三个口袋”。2022年冯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39.3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预计今年突破150万元;种养大户由外地人承包冯庄整个市场扭转为冯庄人占据半边天;2022年农民纯收入达到3.9万元,同比增长44.4%。冯庄渔业产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每年直接带动村集体收益40多万元。冯庄村获得省文明村、省特色田园乡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传统村落4个省级荣誉。